培优培育“法律明白人” 建强基层法治生力军
“法律明白人”是基层法律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收集员、法律服务联络员和乡风文明倡导员。“八五”普法以来,昆明市司法行政系统立足增强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基础,积极推进“法律明白人”各项工作,不断夯实法治昆明的基础力量。
一、突出高位统筹,在“最基层”建基础
聚焦村(社区)普法一线,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位统筹“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
一是纳入全市普法大格局。将“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列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明确“法律明白人”培育目标、遴选标准等内容,积极推动“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八五”普法以来,全市共培育“法律明白人”10559名,大学学历以上人员占比50%以上,1名“法律明白人”入选全省十优法律明白人,13名“法律明白人”入选全省百佳法律明白人,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全省十优百佳法律明白人颁奖活动
全省十优百佳法律明白人名单
二是融入基层治理总盘子。结合“万名政法干警进万村”行动,推动全市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警、法律顾问、驻村干部等与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建立“传、帮、带结对子”,为“法律明白人”配备“指导员”。截至目前,全市“法律明白人”与政法干警“结对子”完成率达92.3%。
三是列入日常管理硬指标。不断加强各地“法律明白人”动态管理,向每名“法律明白人”颁发证书和徽章,配备工作包、印泥、水杯等工作用品并,编印《昆明市“法律明白人”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口袋书》,为“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调解等工作积极提供保障,强化“法律明白人”身份意识和角色认同。
颁发证书和徽章
法律明白人证书和徽章
编印口袋书
二、突出素质提升,让“明白人”更明白
坚持把提升“法律明白人”自身法治素养作为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推动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转型升级的使命要求,通过多种形式推动“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提升。
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常态开展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法律服务员上法治课、调解员业务培训等活动,通过专业授课、观摩学习、现身说法等方式,推动“法律明白人”学法习惯养成。“八五”普法以来,各地各级司法局、司法所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2410余场次,每名“法律明白人”平均参训时长达8.5小时。
市级培训
分组讨论
实地观摩
县区培训
二是创新学法方式。结合新媒体普法形势,不断探索“法律明白人”学法新途径,组织开展昆明市“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答题活动,搭建网上答题平台,制作专项题库,广泛发动全市各乡镇(街道)“法律明白人”参加,累计参答13705人,参答次数23086次,各乡镇(街道)参与率100%。
网上答题活动
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坚持“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群众生活习惯、突出纠纷种类等,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实用高效的“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以点带面,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质效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了宜良县“小猛哥”工作室、盘龙区田园路社区工作室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法律明白人”工作室23个。
法律明白人工作室
三、突出作用发挥,让“法治村”讲法治
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队伍深受群众信任、扎根乡土基层一线的优势,积极推动“法律明白人”落实职责,投身基层法治建设实践。
一是用家乡话讲清法治语言。充分利用各地“法律明白人”身在基层一线的优势,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宪法宣传日等各类重要普法时间节点,以及民族节庆、农村赶集日等时段,组织“法律明白人”就近就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用乡音乡语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进一步带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八五”普法以来,全市“法律明白人”参与各类法治宣传9200余场次。
开展法治宣传
入户普法
二是用“明白人”解清法律纠纷。坚持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昆明实践,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的统筹安排下,积极协助乡镇(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等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八五”普法以来,全市“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3.5万余件。
参与调解
三是在家门口竖起法治招牌。推动“法律明白人”工作与网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相结合,在各村、社区公示“法律明白人”信息,并利用微信、QQ等工作群、村组群向群众积极推送、转发法律政策知识,方便群众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八五”普法以来,全市“法律明白人”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8.4万余人次。
提供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