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何时能合法上路 应加快相关立法
自动驾驶何时能合法上路 应加快相关立法
2016-04-11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admin中国是否能够引领自动驾驶的浪潮?如何才能让自动驾驶汽车在法律的监督与管理下合法上路?近日,就自动驾驶相关问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16自动驾驶国际研讨会经过美国华盛顿和瑞典斯德哥尔摩两站之后,4月7日来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据悉这是目前中国最高水平的自动驾驶研讨会,中国、欧盟、美国自动驾驶和交通安全领域的政府及机构负责人悉数到场。
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
据了解,此次中国站的主题是“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发展展望”。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在会议上宣布,沃尔沃汽车将在中国设立自动驾驶测试基地,这将是中国首个面对汽车行业和普通公众开放的全球最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基地。
此次中国自动驾驶研讨会是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沃尔沃汽车联合举办,来自中、美、欧三大政府机构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人物,包括瑞典企业与创新部基础设施大臣安娜·尤翰松、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局长大卫·斯克兰特等,就自动驾驶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辛国斌在研讨会上提出自动驾驶在中国发展的3点主张:“首先,自动驾驶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万物互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网联首先是让出行更安全;其次,自动驾驶各方要融合协作,包括合资合作、收购和联合研发等多种形式;最后,要有系统思维。自动驾驶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不是零部件简单拼凑,要有系统思维来考虑和协作。”
汉肯·塞缪尔森在研讨会上表示,自动驾驶汽车除了助力沃尔沃实现2020年零伤亡的安全愿景外,将大大减缓交通阻塞,解放人们在车中的一段时光。他说:“我们计划将Drive Me自动驾驶测试项目从瑞典扩展到中国,在中国道路上投放一批自动驾驶汽车,由普通驾驶者在日常交通中驾驶。我在此正式邀请中国的合作伙伴来和沃尔沃一起进行Drive Me中国项目。”
自动驾驶不能没有中国市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中国的马路已经成为交通拥堵、尾气污染、交通事故的重灾区。自动驾驶不仅可以改善道路拥堵、大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更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效率提升,带领人类社会进入更文明的智能交通时代。沃尔沃坚信其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将改善困扰中国道路发展的4大问题——即安全、拥挤、污染、时间成本,而中国也将成为在自动驾驶实践中受益最多的国家之一。
沃尔沃汽车2013年在瑞典启动Drive Me自动驾驶项目,选择在哥德堡市区及周边50公里的典型通勤道路上投放100辆自动驾驶汽车进行测试,并将于2017年开始全面向普通公众开放,是目前全球最先进和最广泛的自动驾驶测试项目。
沃尔沃汽车认为,自动驾驶的研究和测试不能没有中国市场。2015年3月,沃尔沃汽车首次成功地在北京西六环进行了实路测试,时速70公里自动驾驶,收集中国复杂道路交通状况下自动驾驶的相关数据,为中国的智能交通发展和自动驾驶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范本。这也是自动驾驶在亚洲的首秀。
据了解,汉肯·塞缪尔森宣布将把Drive Me项目扩展到中国之后,研发团队将在中国开始选址工作。自动驾驶是目前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沃尔沃在中国的布局将极大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在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
应加快自动驾驶相关立法
塞缪尔森曾在多个场合公开倡导:“汽车行业不可能靠自己独自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我们需要政府的大力协助与支持。政府需要尽快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才能让自动驾驶汽车在法律的监督与管理下合法上路。”
放眼全球,自动驾驶相关立法已成为新的行业焦点。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在从联邦政府层面引导制定适应自动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加顺利地上路测试自动驾驶汽车;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也正在展开相关研究工作,讨论如何修改现行有关驾驶的法律法规,从而支持自动驾驶的健康快速发展;日本也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立法。
沃尔沃呼吁,中国政府加强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相关立法,制定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统一安全标准、云服务规划、数据安全和V2X通讯协议,并与国际组织和标准对接,在交通执法、保险责任、黑客侵袭等方面推动立法支持。例如,研究分析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识别并着手修改阻碍自动驾驶发展的相关条款,比如公安部应负责驾驶员驾驶行为的相关法规,研究如何允许驾驶员在车辆自动驾驶情况下可以双手离开方向盘,从事驾驶以外的活动,如睡觉或工作等。还应研究涉及车辆安全强制认证要求、产品召回中关于产品安全的要求、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所涉及的民事责任归属等问题。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就立法和国际合作提出3点建议:“首先,加强智能车辆对交通安全的潜在影响和风险的测试评估工作;其次,着手开展未来交通运输领域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发展的研究和预测工作;最后,抓住机遇,推动交通运输系统升级,创造新型运输方式。”(本报记者 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