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法院上了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什么经验这么牛?
这家法院上了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什么经验这么牛?
2017-07-12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admin导语
长安君:今天的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视频片是一大亮点,各地的先进经验通过更加直观方式让全国政法君大开眼界。比如下午的片子中有提到广东中山第一法院探索将审判辅助事务全方位外包的例子。下面,就跟随长安君,看看这个法院的“社会化购买方式剥离审判辅助事务”的故事吧——
金句摘编
“辅助事务太多,耗时又耗力,这下可算解决了。”
“由于第三方机构对委托事项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注重对各岗位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些人员的职业化水平和效率越来越高。”
案例
10点24分,19.65万,中标!
2016年7月28日,陈先生高兴坏了。他作为法人代表的广东中山市某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一举拿下了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计算机、服务器及其他办公自动化类设备维护外包的项目。
这不是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唯一的“外包项目”。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作为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重灾区”,多年来,基层法官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忙于阅卷、疲于审案,超负荷工作,甚至让部分法官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但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将辅助型事务外包之后,“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辅助事务太多,耗时又耗力,这下可算解决了。”在法院,法官和辅助人员们,亲身体验着这些变化。
俗话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陈先生的公司,就是来帮这家法院来处理计算机、服务器及其他办公自动化类设备维护等工作的“专业人士”。司法体制改革步伐迈开后,像他们一样处理事务性问题的外包团队,还有很多很多。
这样一来,法官们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从审判辅助事务剥离出来。专业法官们,便能“一心一意”地处理专业审判事务了。全院上下高效运行,审判质量与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法官们各司其职,高效办案。法官只做审判中最核心的“审、判、写”,负责主持庭审、案件评议、实体审查案件、撰写部分裁判文书及签发。而法官助理则专门协助法官“管、核、写”,负责审查诉讼材料、组织证据交换、召集庭前会议、主持调解等工作。
耗时耗力的辅助事务彻底剥离,法官和助理发挥专业优势专注审案。
“办案明显比以前快了,效率高了不少呀。”老百姓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放心让社会机构去做,针对委托事务中各诉讼程序的节点,我们建立了26个操作规范,以此确保办理结果的可控、唯一、合格。”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副院长廖志良介绍。目前,已有58项审判辅助工作实现社会购买,由审判服务、执行服务、直接送达、速录、司法委托、信息录入、诉讼材料收转、档案管理等十多个小组,为法院提供服务。
近5年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收案数一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持续上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大数据平台信息显示,2016年该院新收案58118件,在全国3177个基层法院中排名第五。
该院院长罗嘉曾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建设一个专业化、智能化、高效率的新型法院。”
如今,这个目标实现了。(王蓉)
制度链接
“案多人少”一直是摆在司法系统内的一个难题。从1978年至今,人民法院法官人数从6万人左右增加到20万人,增幅3倍多。但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增长,1978年约61万件,2016年超过2000万件,增长达30多倍。司法体制改革正是为了寻找破解“案多人少”的“良方”。
破解“案多人少”矛盾,科学配置审判资源是大方向。在司法责任制改革中,坚持扁平化管理和专业化建设相结合,统筹考虑内设机构改革和办案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司法职能。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完成,让法官及其助理发挥专业优势专注审案,从耗时耗力的辅助事务彻底剥离,让有限的司法资源和宝贵庭审时间用于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提高庭审效率。
孟书记说
“经过两年试点,司法责任制体制改革成效逐步显现。试点法院检察院回归办案本位,优秀人才向一线流动趋势明显,一线办案力量增加20%左右,85%以上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
——孟建柱书记2016年7月在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的讲话